春景漸芳 碧波瀲滟
一直以來響水港區
以“五新港口”建設為契機
創新實施港口綠化生態升級
推動多資源循環利用
打造“水清岸綠、低碳高效”
綠色生態“園林式”港口
逐“綠”添“新”,植下綠色動能
依托科學規劃,利用自有苗圃中的喬木、灌木及地被植物,建設錯落有致的立體綠化景觀,改善港口工作生活環境。按流體力學原理設計:40%透風孔隙率、0.6風速衰減系數,形成梯度式生態屏障,防風林帶與景觀花徑相交織,長成后將有效實現"抑塵+降噪+碳匯"三重效能,為港口披上“生態外衣”,實現生產與自然的和諧共生。
分質水循環,驅動綠色發展
創新引入“分質水循環+負碳工藝”概念:利用現有“三站”與湖水打通引湖造景的同時,利用湖水曝氣作用實現生態無害化處理生成“再生水”,用于綠化澆灌與堆場噴淋,年預計減少堆場污水超數十萬噸、節約市政用水成本45%、驅動生產單元降耗17%、碳強度下降23%,實現“三水”閉環的綠色發展模式,同時汛期可以有效降低85%的內澇風險。后續聯動現有堆場噴淋和粉塵監測系統,根據風、塵信息實時調控,既降塵抑污,又提升作業環境質量,實現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,形成可復制的綠色生態發展新模式。
科技護航,擦亮生態底色
響水港區多部門聯動協作,以經濟實用的“五小創新”,推進碼頭前沿微創新“矩陣迭代水幕除塵再生耦合系統”建設,實施港機作業面PM2.5動態攔截工程,創建“生態防風+水力抑塵+水質凈化+數字管控”四位一體架構,預計三年周期內響水港生態能效指數(EEI)提升2.3個基準點,同步構建港域生態質量指數(EQI)評估模型,形成可復制的工業港口生態治理方案。
“滿眼生機轉化鈞,天工人巧日爭新。”一項項技術和管理工作的創新,都是對“綠色發展”理念的生動踐行,響水港區將繼續充分發揮優越的港口條件,更加突出清潔能源利用、綠色低碳運輸、揚塵治理等綠色環保工作,以“綠為底、智為筆”書寫綠色生態港口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答卷。